一個很久沒見的設計師朋友打給我 喇賽一陣
得知他要去國外深造之外 就是最近有個展覽還不錯...
就是那個...誰啦..我知道她阿~就是那個嘛~
“妹島和四阿~日本設計師,我還蠻喜歡她的“朋友說著
“喔喔....我知道阿!就是那個畫了很多透視圖還有出書的那個“
手機偶爾Lag的斷句很清楚的將這句話筐了起來
“是嗎?我不知道他有出書噎~我知道他是建築師不知道有出書“
朋友自責又懷疑的覺得對自己喜愛的設計師竟然不了解
“有啦~建築師出書很正常阿...阿你不是很喜歡,怎麼不知道“
我發揮射手座嘴賤的公立意正言辭地攻擊...
抱著自以為了解的心態 我就這樣掉入了語言的陷阱
來到朋友口中的“我認為的那個出書的建築師“的設計展場
簡潔帶有粗糙感的展場 很free得在廢棄的士林紙廠開展
用薄可透光的白布作成的一個軟性入口讓人可以自由進出
除了讓展覽這件事情不那麼嚴肅之外 也有一種居家附近即可欣賞之姿
白紗後看完展覽在休息的人群也有小劇場的氛圍 各司其職 頗有戲感~
簡單的隨意擺放著的各種作品在眼前一覽無遺
裝置藝術 工業設計 都市計畫 草圖 紙模 壓克力模 傢具設計....
看似學生製作的展覽帶有年輕的氣氛 展場裡不乏有大學時久違的同學和學弟妹
讓人有回到學生時期的感覺 青春洋溢....
簡單的繞了一圈 輕鬆愜意地欣賞完這許久不曾參與的設計活動
忽然間...想起了一件事....."“之前她出的畫透視圖的書籍怎麼沒有展““
各種推測於是在我的腦中一一浮現
“恩...應該是不重要的作品吧“ 我的第一個懷疑
“大概是覺得那是出版品不用展“ 自以為很了解的推測著
“可是總有手稿之類的吧!!!“開始了天使魔鬼自問自答的戲碼
後來鼓起勇氣問了同行的好友
“ㄟ....那個.....她有出一本書裡面都是透視圖阿怎麼沒有展!?“
朋友疑惑的說:"透視圖!?前面有吧!“
我說:"不是啦~是書捏!就是那個...有畫劇場舞臺透視和那個廁所透.........阿!!!!!“
好像有一個人突然把記憶用狼頭大力從太陽穴敲進來一樣
我笑出來了 因為.....這是一個天大的誤會
“妹“島和四...女.....建築大師....此次展覽的設計師
1956 出生於日本茨城縣
1981 畢業於日本女子大學建築系,並進入伊東豐雄建築設計事務所
1987 創立了妹島和世建築設計事務所
1988
以PLATFORM I跟PLATFORM II獲SD Review1988鹿島獎
1989 以PLATFORM
I獲第六回新建築住宅特集新人獎 / 吉岡賞
1992 以再春館製藥女子寮獲新日本建築家協會新人獎
1994 以Pachinko
Parlor I & II獲商業空間設計大獎
1995 以再春館製藥女子寮獲Kenneth F. Brownw太平洋文化建築獎
1995-
與西澤立衛共創SANAA建築設計事務所
1998 SANAA獲日本建築學會獎
2000 SANAA獲德國Erich
Schelling建築獎
2001- 擔任慶應義塾大學理工部教授
2002 SANAA獲紐約紀念Arnold W.
Brunner建築獎
2004 SANAA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金獅獎
2005
SANAA以金澤21世紀美術館獲第四十六回每日藝術獎建築獎
2005 SANAA獲瑞典Rolf Schock視覺藝術獎
“妹“尾河童...男...作家兼舞臺設計師 被我莫名誤會的鬼才歐吉桑
一九三○年生於神戶。
視覺設計相關領域經歷,一九五四年自學後以舞台設計身分嶄露頭角。
此後活躍於戲劇、歌劇、芭蕾舞、音樂劇、電視等表演藝術的舞台設計
為日本當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設計家。
曾獲「紀伊國屋演劇賞」、「山多利音樂賞」、「藝術祭優秀賞」、「兵庫縣文化賞」等眾多獎項
此外並以配上細密插圖、觀點獨特幽默的散文廣受歡迎。
已出版中文譯本作品有《窺看歐洲》《河童旅行素描本》《廁所大不同》《窺看印度》《工作大不 同》《窺看河童》(皆遠流)《少年H》(小知堂文化)。
就這樣 被我誤解的兩位大師做了一次莫名的連結
除了兩位都是日本人之外 似乎差了十萬八千里
連性別都不一樣這件事情 讓我非常愧疚
不怕說出去會被傳為設計系的笑話 我只是要告訴大家
“我知道阿~就是那個誰嘛!“之類的言行
在沒有把握之前 請三思................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