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45開車經過了一間早餐店,外頭大排長龍,接著轉進了一間7-11
也是人聲鼎沸。
台灣,真的是一個很方便的地方,十步一商店,五步一餐廳方便到有時候
我們還因為選擇太多而浪費了更多時間東挑西揀,最後還是回到原點。
我試著思索關於台灣的特色..........似乎...除了 “方便”,我想不出其他
的形容詞。
我並不是要看不起我們的家鄉,而是在這個什麼東西都全球化的世代,
我們很辛苦得追趕著卻被遠遠拋在腦後,筋疲力盡想要停下來休息的
時候卻發現遺失了“自我”。
你可以說我們有人情味,這個我並不否認,台灣也常常被評選為背包客
最適合旅遊的景點之一,遊客來此無不愛上台灣。
但是生活在這個環境裡面的“我們”,並不是只短短停留半年或一年的旅者
而是隨時經歷並承擔著這個島嶼上的喜怒哀樂,一輩子。
有時候看見新聞報導著哪兒的甜甜圈或者蛋塔造成了排隊的人潮,就覺得
有一點悲哀。
我們的人生,常常在這樣的行為中浪費了光陰。
越來越大眾化的口味認同讓我們的主觀意識開始喪失,只剩下“現在流行
什麼”成了共通的話題和交朋友的標準。我們太常尋找無關緊要的事情
在“填空”時間(人生)並找了非常多冠冕堂皇的理由:
排隊,是為了跟上潮流以便公司同事聚餐閒聊可以有話題
玩手機,是為了熟悉各種app的使用方式才可以更快速進入工作模式
喝酒去夜店.是為了開拓人脈 開拓事業..........
其實這是屬於我們台灣人對於時間的焦慮和藉口。
我們如同工蟻般忙碌著,一廂情願覺得放棄了生活或是夢想一天沒有關係,
成功了再補救就好。但通常成功之後不是忘記了夢想就是已經喪失了健康
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不是一篇要將”夢想“無限上綱的文字,也不是要義無反顧闡述成功不如夢想
的華麗說詞。這是在反思一天24小時之中,我們真正為自己的時間負責了多少
的長篇問句。我也常常在自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們變成這樣?有沒有出口?
還是要一次又一次,一代又一代這樣逃避,這樣扮演差不多先生下去!?
台灣,一個飄洋在太平洋上政治不確定的小島造成了一個又一個難以自主
的漂浪世代。其實我們真的很想要證明(或正名),無關乎政黨,我們只想要大口
呼吸屬於自己的空氣。所以每當有台灣之光的出現我們就像被壓榨已久的奴隸
終於被解放一般將怨氣大口呼出,不吐不快。
我們早就習慣了幾十年來被施加的壓力且如同小草一般不停從隙縫中鑽出將觸
角伸向世界。我不知道我們這個世代是否可以達成,但我會盡力。
至少在未來,我希望看見孩子用充滿自信的眼神與民族認同和世界接軌。